一区二区三区免费AV|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视频|亚洲无码综合一区|国产国语一级在线播放

  • <strike id="kyimi"><code id="kyimi"></code></strike>
  • <center id="kyimi"></center>
    <delect id="kyimi"></delect>
    <dl id="kyimi"><small id="kyimi"></small></dl>
    您好,歡迎訪問中國質量新聞網(wǎng)汽車資訊
    當前位置:>>汽車資訊>>新車>>品質試駕

    更年輕 更寶馬 全新BMW 5系將駕駛樂趣帶入新時代

    2024-01-29 16:16:58中國質量新聞網(wǎng)

    如果說2023年中國車市由降價掀起“卷”潮,那么,2024年是以產(chǎn)品進入快速更新迭代為特征。新春將至,寶馬即“油電雙開”地推出全新BMW5系。筆者在全新BMW 5系上市的第一時間試駕了純電動全新BMW i5,無論是造型還是性能,i5將經(jīng)典的駕駛體驗推向新高度。它,更年輕、更寶馬。

    造型:更時尚 更動感


    璞/

    全新BMW i5雖然靜靜地停在那里,整車線條的肌肉感讓你覺得它是一只靜候獵物的豹子,隨時一躍而起。雖然純電車已經(jīng)不需要進氣格柵散熱功能,但全新BMW i5的前臉依然保持BMW標志性的“雙腎”造型,凹凸有致的金屬邊框反射著太陽的光芒,更具時尚動感。在夜間,“雙腎”環(huán)形光耀格柵,讓車輛一眼可辨。

    車輛微微翹起的收尾,像不像一只鴨子的尾巴——生動又俏皮?這一打破同級別傳統(tǒng)的設計,讓全新BMW 5 系在恢弘優(yōu)雅運動的整體氣勢中平添了一縷青春氣息。


    曹璞/攝

    車身尺寸方面,車長達到5175毫米,軸距3105毫米,車頭與窗線大幅抬升,帶來強烈的級別感。車身側面,設計師只用兩筆精準而動感的線條,與緊致、流暢的車尾設計貫通。重新設計的車頂線條更舒展、平滑,帶來一種近似轎跑車風格的獨特韻味,釋放出更有視覺沖擊力的體量和氣勢。

    內飾:更科技 更豪華


    曹璞/攝

    “懸浮式曲面三聯(lián)屏”顯示屏是筆者的心頭好,沒有之一。在電氣化、智能化飛速發(fā)展的今天,筆者已經(jīng)對各車企推出的、智能座艙各種新功能感知開始鈍化:自動辨識路況、“眼球判斷”駕駛意圖、自動泊車,甚至自動尋找車主……都已經(jīng)不能讓筆者驚艷。惟2022年底“曲面三聯(lián)屏”顯示屏在廣州車展首秀,便是筆者一直以來的期盼。

    自從某品牌將巨大電腦屏移植到汽車顯示屏,筆者便大為不解:如此巨大的顯示屏不影響駕駛嗎?堅持“悅駕”理念的寶馬給出回應:一切以駕馭為導向。隨著導航、車機娛樂需求的日益增長,寶馬找到既要改善顯示屏良好的體驗,又不能讓巨大的顯示屏干擾駕駛者的解決之道:那便是舍棄傻笨的、長乘寬巨屏,推出設計更優(yōu)雅、工藝更具挑戰(zhàn)的曲面懸浮三聯(lián)屏——這,便是只有百年造車的真功夫才能達到的境界。


    后排懸浮式巨幕 曹璞/攝


    需要時,后排懸浮式巨幕可以收起 曹璞/攝

    全新BMW 5系長軸距版專屬、伴隨7系問世的后排娛樂系統(tǒng),也從中國數(shù)字化浪潮中汲取靈感。BMW懸浮式巨幕自頂篷自然延伸,易收易放并根據(jù)座椅位置自適應調節(jié)前后距離,將后排空間打造成一個專屬私人影院,配備8K超高清晰度、31英寸巨幕,激活后實時互聯(lián),并支持32:9全景播放模式,再匹配Bowers & Wilkins環(huán)繞式音響系統(tǒng),殿堂級視聽享受奢華畢現(xiàn),滿足無限想象。


    曹璞/攝

    全景星軌天幕從前排頭頂一直延伸至后排頭頂,可視面積比上代車型的天窗增加約30%,星軌色彩與環(huán)抱式交互光帶遙相呼應。此外,設計師以數(shù)字藝術的思考方式去設計整車的豪華氛圍;隨著主題模式(My Modes)的切換,氛圍感從屏幕暈染開來,透過水晶質感的交互光帶延展至全車,讓人沉浸于動感、和諧的藝術氛圍。應用UWB超寬帶技術的BMW數(shù)字鑰匙Plus愈發(fā)便捷?,F(xiàn)代豪華不僅僅是簡約,而是精雕細琢中的淬煉華麗,通過每一處細節(jié)為用戶打造豪華意境。

    駕駛:更智能 更樂趣

    駕駛全新BMW i5沒有意外的驚喜是,對于開慣油車的筆者來說,駕駛純電動BMW i5車感與駕駛油車別無二致。以筆者的駕駛經(jīng)驗,通常開純電動車要非常小心才能保障駕駛的順暢。少了機械齒輪的干預,駕駛純電車非常容易有兩個現(xiàn)象:要么“鈍”,要么“竄”。而全新BMW 5系,由于寶馬軟硬件結合及BMW獨家系統(tǒng)集成與調校,使得即便步入電動時代同樣不論油電,都可以體驗獨特的駕駛樂趣。


    駕駛教練介紹BMW eDrive電驅系統(tǒng) 曹璞/攝

    創(chuàng)新純電動BMW i5應用第五代BMW eDrive電驅系統(tǒng)。工程師介紹說:勵磁同步電機由寶馬自研,高集成、模塊化、可持續(xù),峰值功率持續(xù)不衰減,相比永磁同步電機更能令車輛在全速度區(qū)間,尤其是中高速段都表現(xiàn)出優(yōu)越的加速性能。不止優(yōu)秀的動力總成設計,BMW還展現(xiàn)功能集成與調校。起步時,動力總成在100毫秒內即可做出反應,線性動力呼之即來。超越其他車輛時,用戶可隨時通過撥片激活SportBoost功能,瞬間獲得額外30?!っ着ぞ剌敵?,實現(xiàn)車隨意動。寶馬攜手漢斯·季默共同打造的BMW電動車聲浪模擬(BMW IconicSounds Electric),為用戶創(chuàng)造沉浸式聽覺體驗,讓駕旅更富情感。

    BMW獨特駕駛樂趣不僅關乎加速度,更關乎責任。新車采用第2代集成式制動系統(tǒng),通過電信號控制制動系統(tǒng),進一步提升踏板力回饋與人車溝通感,讓制動腳感“更寶馬”。得益于該系統(tǒng),全力制動建壓時間僅需150毫秒,比傳統(tǒng)制動系統(tǒng)快4倍,使得制動距離最多可以縮減20%,進一步提高安全性。

    全新BMW 5系同樣憑借先進的數(shù)字科技和獨具匠心的底盤工程設計,為用戶打造了行云流水般的操控體驗。新車配備了“BMW底盤最強大腦”——第9代橫向動力學管理系統(tǒng),負責調配底盤各職能,比起直道更愛彎道。

    全新BMW 5系不僅擁有精密、堅固、智能輕量化的高質量車身,還配備進一步優(yōu)化的雙叉臂雙球節(jié)前懸架與多連桿后懸架,可以對路面顛簸快速反應,提供更穩(wěn)定的方向指向性,兼顧操控靈活性和乘坐舒適性。

    作為純電車型,創(chuàng)新純電動BMW i5底盤還進一步作結構性加強,例如增加車頭剛性的前副車架金屬加強件,提高車身強度的鋁合金后副車架,以及后橋應用的空氣懸架,充分滿足對運動性能和舒適性的需求。

    “安全為先”是寶馬設計智能駕駛輔助系統(tǒng)的宗旨,是以“人機共駕”讓用戶有清晰的使用邊界,保證用戶始終處于駕駛的一環(huán)中,即“駕駛在環(huán)”。實現(xiàn)了目標識別、路徑規(guī)劃、可行駛區(qū)域、計算機視覺融合、道路模型、軌跡預測、運動規(guī)劃、控制與決策、功能安全、使用安全、客戶功能的全棧軟件自研。以超越“功能安全”的水準,提升用戶心理安全感。

    為保證駕駛員全程參與駕駛,全新BMW 5系應用注意力監(jiān)控系統(tǒng)和電容感應方向盤。全新BMW 5系配備帶視線確認的自動變道功能,是“人心工學”和“駕駛在環(huán)”理念的具體表現(xiàn)。當駕駛者視線確認后,車輛能夠在60-180km/h的時速范圍內自動超車。面向未來,全新BMW 5系長軸距版在技術上已具備拓展至L3級自動駕駛的能力。

    為保證系統(tǒng)的安全性,寶馬集團建立模擬駕駛中心,將真實道路“搬進實驗室”,高頻次模擬各種出行場景,為用戶提供愉悅及舒適的智能駕駛體驗。系統(tǒng)量產(chǎn)前,測試車還在全球進行超過240萬公里的嚴苛測試,相當于繞行赤道60圈。全新BMW 5系所搭載的L2+級智能駕駛輔助,針對中國市場特色的功能版本更新超過100次,本土化調試超過2000個。充分針對中國道路情況和用戶駕駛習慣的調整,與中國用戶心意相通。例如帶視線確認的自動變道功能,專門根據(jù)中國客戶的體貌特征、駕駛習慣進行了優(yōu)化,包括對中國客戶的面部、臉型、頭型等進行模型訓練,確保中國客戶安全、便捷地使用。(本文圖片除署名外均為寶馬提供(曹璞 崔立明)

    (責任編輯:陸明)
    聲明:

    本網(wǎng)注明“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wǎng)”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中國質量新聞網(wǎng),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若需轉載本網(wǎng)稿件,請致電:010-84648459。

    本網(wǎng)注明“來源:XXX(非中國質量新聞網(wǎng))”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網(wǎng)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wǎng)聯(lián)系的,請直接點擊《新聞稿件修改申請表》表格填寫修改內容(所有選項均為必填),然后發(fā)郵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網(wǎng)盡快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