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從校園周邊實體店消費到手機網絡線上消費,未成年人消費場景越來越多元化,與此同時,消費風險也隨之增加。為切實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營造公平、公正、放心消費環(huán)境,廣東省韶關市市場監(jiān)管局、市消委會發(fā)布未成年人消費提示。
樹立正確消費觀念
家長作為監(jiān)護人,要幫助未成年人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和行為習慣,杜絕盲目跟風和攀比心理,切實承擔未成年人監(jiān)護和教育責任。
食品安全多加注意
未成年人購買校園周邊食品時,要選擇正規(guī)的超市、商場或商店,并仔細查看商品是否標明名稱、配料表、生產日期、保質期等內容,盡量選擇不含或少含添加劑的食品,不要購買無生產廠家、無生產日期、無生產許可的“三無”食品或過期食品。同時,要注意產品包裝是否完整、密封,要觀察食品是否新鮮,有無鼓包、有無顏色變化、有無出現(xiàn)異味等現(xiàn)象,不要購買包裝破損商品,不貪便宜購買“五毛食品”和廉價小零食。
未成年人在校外就餐時,應選擇《營業(yè)執(zhí)照》和《食品經營許可證》齊全的餐飲單位,不到無證小店和街邊小攤就餐。
盲盒消費切勿盲目
盲盒具有價格固定、商品不可觀察、不可選擇等特點,未成年人在缺乏辨識能力的情況下,極易被盲盒的不確定性刺激消費或被盲盒的營銷手段誘導消費。為此,家長要加強教育引導,讓孩子充分認清盲盒的營銷特點和規(guī)律,教育引導孩子形成正確的消費觀,避免跟風攀比、盲目消費。選購盲盒時,應注意查看適用年齡、警示說明等信息,不要購買無檢驗合格證明、無中文標簽標明產品名稱、生產廠名、廠址的“三無”產品。
網絡消費保持理性
隨著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與普及,未成年人上網行為逐漸日?;闯赡耆送ㄟ^智能手表、手機和平板電腦等進行網絡購物、游戲充值,由此產生的網絡消費糾紛屢見不鮮。
家長要積極履行未成年人監(jiān)護守護責任,提醒未成年人要在家長同意前提下進行網絡消費。未成年人因上網課或娛樂需要使用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的,建議家長為未成年人配備專用設備,或將手機設置成適合未成年人的模式,并盡量讓未成年人進行實名認證,增加未成年人賬戶安全性。同時,家長應管理好手機指紋、密碼和具有支付功能的APP,避免讓未成年人知曉移動支付賬戶和密碼等重要信息,減少未成年人自行支付的可能性。
留存憑證積極維權
如遇未成年人消費糾紛,家長要認真保留好證據(jù),如賬戶消費明細、家長與未成年人的溝通記錄、交易記錄支付憑證等重要信息,以及其他有利于證明是未成年人購買、操作的證據(jù)等信息,并及時與經營者溝通協(xié)商,協(xié)商不成的可撥打12315或12345進行維權,如涉嫌詐騙,請撥打110報警。(供稿:廣東省韶關市市場監(jiān)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