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黑龍江省七臺河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向老年消費者發(fā)布防詐騙消費提示,為老年消費者揭秘常見的詐騙套路,并教消費者如何避免落入詐騙陷阱。常見的詐騙套路共分六種。
套路一:
養(yǎng)老院“高額回報”
近年來,宣傳既可以養(yǎng)老,還可以獲得高額回報的“養(yǎng)老公寓”,吸引了眾多老年人的目光。有的老年人交錢預訂床位,本該安享晚年的他們沒承想卻遇到了騙子設下的“騙局”。一些不法公司和個人利用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養(yǎng)”的愿望,以養(yǎng)老建設項目或者與養(yǎng)老相關的健康養(yǎng)生項目為誘餌,非法吸收老人手里的存款,從而開展非法集資詐騙活動。
套路二:
“以房養(yǎng)老”
一些不法分子以“以房養(yǎng)老”為名,打著國家政策旗號,拉大旗作虎皮,以權威機構名義蒙騙老人。他們最常采用的手段是借“以房養(yǎng)老”之名涉嫌實施“套路貸”等違法犯罪行為,導致參與其中的老人不僅沒拿到養(yǎng)老金,還失去自己賴以居住的房屋。
套路三:
高收益高回報理財產品
一些不法公司和個人冒充銀行、保險公司、證券公司等金融機構工作人員名義,以開推介會、知識講座等方式,向老年人推銷高收益高回報理財產品,忽悠老年人把錢投進這些精心設計的騙局,這些老年人積攢大半生的積蓄往往打了水漂。
套路四:
投資收藏“一夜暴富”
有的團伙以老年人為詐騙對象,通過發(fā)小廣告、撥打電話、贈送小禮品等形式吸引老年人。他們以低價購進廉價工藝品,經過一番包裝后向老年人推銷,并虛假承諾定期返利、高價回收藏品。部分老年人缺乏對收藏品價值的客觀判斷和對收藏品拍賣行業(yè)的了解,容易上當受騙。
套路五:
拉人頭傳銷式騙局
推銷人員宣傳介紹親戚朋友進行投資即可獲取提成,且層級越高收益越大,大家要提高警惕。
套路六:
釣魚網絡詐騙陷阱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安全上網和防騙意識不足,采取網絡釣魚手段,仿冒正規(guī)投資平臺網站模式,以折扣和返利等形式引誘老年人根據提供的鏈接網上購買投資產品,然后利用虛假網絡支付平臺等手段劃轉網上銀行賬戶資金進行詐騙。
根據老年消費者財產權易受部分公司和個人設計的各種“套路”侵害的特點,提醒廣大老年朋友及其家人,要正確認識投資理財,老年人應根據自己的收入狀況、財務狀況、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收益需求等選擇自己可承受范圍內的理財產品。要了解產品是否具有保本條款、產品的預期收益率、產品面臨的其他各種風險等,高收益的產品往往風險也較大。
建議老年人理財還是要以“穩(wěn)”為主,比如配置些固定收益類產品,更能均衡風險和利潤;要提高警惕,越是“高息”,可能是陷阱的概率就越大,收益和風險是并存的,老年人最好不要選擇高風險的投資方式,可以優(yōu)先選擇儲蓄和國債等固定收益類投資,投資理財產品最好在子女家人的陪同下進行購買。同時,七臺河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提醒老年消費者,一定要妥善保管好各類賬號密碼、身份信息等,不要輕易告訴他人,切勿亂下手機軟件,防止個人隱私信息被竊取,收到投資理財轉賬匯款的短信,要提高警惕并及時與子女等家人商議。(供稿:七臺河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