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冉小鴻
百年黨史巍峨如山,氣勢恢宏,頂天立地;百年黨史浩瀚如海,波瀾壯闊,驚天動地。準確把握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的要求,從4個方面入手,爭當政治上的“明白人”、思想上的“清醒人”、品行上的“高尚人”、服務上的“貼心人”,我們才能鍛煉成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明晰“三理” 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學史明理就是要明晰“三理”,深深把握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的本質內涵,深刻理解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深入悟透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的核心要義,深刻明白從哪里來,現在在哪里,還要往哪里去;深切感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的主旨精髓,深刻認識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做到知其言更知其義、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一、明深刻道理。黨興則國興,黨強則國強。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在于自身的先進性,她是“頭腦”與“心臟”的結合,是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兩大“先進基因”的結晶,是始終站在時代前列的最先進政黨;在于根本的人民性,她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最高位置,始終為了人民根本利益而斗爭,是沒有任何政黨私利的最無私政黨;在于徹底的革命性,她始終以“壯士斷腕”的決心自我凈化、“抓鐵有痕”的耐心自我完善、“刮骨療毒”的雄心自我革新、“鍥而不舍”的恒心自我提高,是敢于斗爭的最無畏政黨。
二、明科學真理。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馬克思主義科學揭示了人類社會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資本主義運行的特殊規(guī)律和實現共產主義的歷史必然性,是人類精神的精華,跨時代根植于人民之中,是“偉大的認識工具”,跨越國度深植于大眾之中。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就把馬克思主義作為指導思想、行動指南,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堅持用馬克思主義觀察時代、解讀時代、引領時代,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新境界,讓馬克思主義在新時代放射出更加絢麗的真理光芒。
三、明基本原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是黨和人民歷盡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鴉片戰(zhàn)爭后,中國陷入前所未有的民族危機??茖W主義、實用主義、自由主義等各種主義和思潮紛紛“登臺亮相”,但都沒能解決中國的前途和命運問題,直到中國共產黨開創(chuàng)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誕生與發(fā)展。歷史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引領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人間正道,是經過實踐檢驗的科學真理。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fā)展中國。
鑄牢“三信” 做思想上的“清醒人”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撐中國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強大精神力量?!睂W史增信就是要鑄牢“三信”,并轉化為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的實際行動。
一、要堅定信仰。百年黨史就是選擇信仰、堅定信仰、追逐信仰的歷史。因為信仰,李大釗用生命之鐘撞響舊中國的黎明,彭湃振臂一呼劃破黑暗夜空,以大義凜然的愛國情懷詮釋信仰。無數共產黨人用生命捍衛(wèi)信仰,用一生守護信仰。堅定信仰,就是要筑牢信仰之基,從光輝歷程中“嘗透”馬克思主義“真理味道”,特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感悟真理力量,補足精神之鈣。
二、要堅定信念。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紅軍長征湘江戰(zhàn)役紀念館時指出,為什么中國革命能成功?奧秘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在最困難的時候堅持下去,這樣才能不斷取得奇跡般的勝利。堅定的理想信念是黨和人民事業(yè)成功的“勝利之匙”,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堅定信念必須建立在深刻理解馬克思主義之上,砥礪政治品格,始終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做到知史愛黨,知史愛國。
三、要堅定信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黨的十八大以來,“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五大發(fā)展”理念等系列新思路、新理念、新舉措,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細化為與時代特征相適應的、人民群眾能夠接受的具體目標、具體步驟和具體路徑。堅定信心,就是要從黨的歷史經驗中提煉出克敵制勝的法寶,增強必勝信心,創(chuàng)造無愧于歷史、無愧于時代的功績。
尊崇“三德” 做品行上的“高尚人”
百年黨史,是共產主義道德閃耀光輝的歷史,構筑起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學史崇德就是要尊崇“三德”,發(fā)揚紅色傳統(tǒng),傳承紅色基因,賡續(xù)紅色血脈,厚植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精神家園,凝聚重整行裝再出發(fā)的強大力量。
一、要尊崇智德。智德即政治品格。深入學原文、讀原著、悟原理,熟練掌握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系統(tǒng)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特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從中找到“根”“脈”,從人類創(chuàng)造的最新文明成果中尋找登高望遠的思想階梯;還要多學習歷史和先進典型,汲取道德營養(yǎng)和珍貴滋養(yǎng)。
二、要尊崇仁德。仁德即從政道德。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政德是整個社會道德建設的風向標。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首先是心中有黨、對黨忠誠的大德。其次是心中有民、為民造福的公德,最首要的是用好權,正確處理好權力和服務的關系。最后是心中有戒、嚴于律己的私德,管得住行為,守得住清白。
三、要尊崇勇德。勇德就是使命擔當。“大事難事看擔當,順境逆境看襟度?!睋斒恰氨仨氉觥焙汀皯撟觥钡木C合體,靠的是信念、講的是原則、比的是付出、拼的是智慧,做到“面對大是大非敢于亮劍、面對矛盾敢于迎難而上、面對危機敢于挺身而出、面對失誤敢于承擔責任、面對歪風邪氣敢于堅決斗爭”。
力踐“三行” 做服務上的“貼心人”
行之力則知愈進,知之深則行愈達。行,是取得新知的起點,也是創(chuàng)造認知的中點,更是檢驗成效的終點。黨史學習教育不僅在于知,更在于行。學史力行就是要力踐“三行”,實現學與做、知與行、改造主觀世界與改造客觀世界同步,做到“力行而后知之真”。
一、要行之有力。事在四方,要在中央。百年黨史告訴我們,堅持黨中央集中統(tǒng)一領導,堅決聽從黨中央號令,是黨的生命力、戰(zhàn)斗力的核心。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增強政治自覺。嚴格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始終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準確把握世情、國情、黨情的深刻變化,做到貫徹落實黨中央大政方針、決策部署不打折扣、不做選擇、不搞變通。
二、要行之有責。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面對新發(fā)展階段的新目標新任務,胸懷偉大復興戰(zhàn)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黨之大者”中明確使命職責,開啟新征程;在歷史任務中找準角色定位,建功新時代;在實際工作中善于吃虧奉獻,構建新格局,切實把學習成效轉化為攻堅克難的動力、創(chuàng)新突破的動能、擔當作為的動量,譜寫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嶄新篇章。
三、要行之有效。“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睆狞h史學習教育中重溫初心,踐行初心,續(xù)寫人民至上的深情樂章。在思想上尊重群眾,從最困難的群眾入手,主動問需于民,做到用辛苦指數換取群眾的幸福指數。在感情上貼近群眾,從最突出的問題抓起,主動問計于民,做到與群眾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在工作上依靠群眾,從最現實的利益出發(fā),主動問政于民,讓群眾有更多、更直接、更實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者為重慶市計量質檢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