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制”高PE的黑手
在安信證券的大力包裝下,“史上最貴”的滬市主板個股華銳風電(601558)1月13日盛裝出爐。然而上市首日該股便破發(fā),跌幅高達9.59%。在接下來的兩個交易日,華銳風電連續(xù)下跌,上市前三日,該股累計下跌18.35%。
把一個面臨競爭加劇,毛利下滑的公司推向投資者,卻又給投資者描繪出一幅美妙的藍圖,然后在定價上極盡取巧之能事,華銳風電的保薦人王鐵銘則是難咎其責。實際上,安信證券就是一個“炮制”高價股、高市盈率個股的“黑手”,除了華銳風電外,昔日的“第一高價股”國民技術(300077)、百元股華策影視(300133),以及上市三個月業(yè)績旋即下降七成的南都電源(300068)……在安信證券的“包裝”之下,雖然諸多保薦項目已經成功上市,但留給市場的卻是一地雞毛。
華銳風電:“高成長”的鬧劇
1月13日,主板市場20年來發(fā)行價最高的個股華銳風電在安信證券的力薦下在上交所上市。然而讓市場大跌眼鏡的是,該股上市首日開盤87元,收報81.37元,跌9.59%。這也是2009年A股IPO重啟以來,新股上市首日跌幅較大的股票。在這之前,2010年5月,曾有創(chuàng)業(yè)板股票奧克股份(300082)首日跌9.91%。
在安信證券的“盛情包裝”下,華銳風電打著“高成長”的旗號來到了二級市場,盡管依靠發(fā)行機制為自己“圈錢”鋪平了道路,然而上市首日便破發(fā),其前后反而像是保薦機構和公司聯合導演的一場鬧劇。
問題一:夸大行業(yè)前景
華銳風電主營大型風電機組的制造和銷售,屬于風電行業(yè),新能源板塊,這是國家“十二五”期間規(guī)劃將重點扶持的七大戰(zhàn)略新興產業(yè)之一。
然而近年來,由于風電產業(yè)處于爆發(fā)性增長階段,利潤空間大,導致各地投資風電產業(yè)的積極性空前高漲。不僅現有的風電企業(yè)迅速擴大產能,產業(yè)外的投資者也紛紛提出要進入風電產業(yè)。目前我國風電機組整機制造企業(yè)超過80家,還有許多企業(yè)準備進入風電裝備制造業(yè)。風電行業(yè)產能已經過剩,風電設備也將面臨供過于求的窘境。而華銳風電的良好業(yè)績,或將受到挑戰(zhàn)。
中投證券指出,風電投資的高峰已經過去。國內風機市場04-09年的復合增速高達128%,這也正是公司高速發(fā)展的時期。按新裝機容量計算,09年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風電市場,中金預計今明兩年風機市場增速將放緩至30%。
有私募人士透露,在2008年以前,國內兆瓦級的風力發(fā)電機組從制造進入到批量生產能力的時間較長,而由于是大型裝備,它的生產能力不可能一下子提高,就形成了一定市場缺口,也因此形成了暫時的供不應求局面。但是到2008年后,因為看到這樣的利潤和供求缺口,有一定技術能力的都一擁而上,技術良莠不齊,現在來看,整個行業(yè)不管是整機還是部件,都是投資過熱的狀況。整機生產企業(yè)已超過80家,賣方市場正在向買方市場轉變,大家就開始打價格戰(zhàn),未來風電機組的毛利率很難樂觀,甚至會下滑。
原本是一個面臨競爭加劇,毛利下滑的行業(yè),華銳風電居然能以48倍的市盈率發(fā)行。超過10億的總股本,按90元發(fā)行價,相當于900億市值。這幾乎是深發(fā)展截至18日收盤的535億市值的兩倍。與華銳風電不管在業(yè)務結構、市場地位還是在盈利能力方面都十分接近的金風科技,其動態(tài)市盈率只有28.3倍,遠較華銳49倍發(fā)行收益率低得多。
問題二:夸大公司價值
近三年來,華銳風電的財務數據確實可觀。招股書顯示,2010年上半年,公司的銷售收入就高達75億元,凈利潤12.73億元。2007年至2009年,公司也分別實現凈利潤1.27億元、6.31億元和18.93億元,這些數據似乎都在證明著公司的高成長。此前也發(fā)布了2010年的業(yè)績預增公告,華銳風電表示,受益于國內風電裝機規(guī)模增長,經初步測算,2010年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同比增長50%以上。
安信證券在路演現場發(fā)給機構的研究報告中這樣表述:預測公司2010年至2012年每股收益分別是2.82元、3.81元、4.92元。按照預測報告的估值區(qū)間中值101元/股,華銳風電此次IPO的募資總額將達到106.151億元。
事實是,華銳風電的“高成長性”是建立在其低價競爭策略上的。早在2008年起,華銳風電的低價策略就曾讓它在訂單量上斬獲頗豐。
2008年6月20日開標的甘肅酒泉380萬千瓦風機項目中,華銳風電報價5800元/千瓦,比金風科技低了將近500元/千瓦。彼時,1.5兆瓦風機的價格高點為6500元/千瓦。結果是,此次招標中,華銳風電一舉拿下180萬千瓦的訂單,而金風科技只有81萬千瓦。
隨后,在2009年我國第六期內蒙古、河北風電特許權招標項目中,華銳風電1.5兆瓦機組報價約為5388元/千瓦,金風科技單位千瓦的最低報價只比華銳風電高11元。但兩家拿到的訂單量相差仍然不?。喝A銳風電是200.55萬千瓦,金風科技是77.55萬千瓦。
根據中國風力發(fā)電網數據,2010年初,華銳風電對1.5兆瓦風機報出的價格約低至4200元/千瓦。幾個月后,勢在必得的金鳳科技報出了3812元/千瓦的超低價。按照最近的招標報價,作為華銳風電主要利潤來源的1.5兆瓦風電機組價格已經跌至3850元/千瓦,接近公司的成本區(qū)域,一些中等規(guī)模的制造商已經開始虧損。
對于這樣的“高成長性”,投資者顯然并不認可,在二級市場上也選擇了用腳投票。
國民技術:昔日的“股王”業(yè)績不“給力”
國民技術又是安信證券“炮制”的高價股,還未上市,國民技術87.50元的高發(fā)行價及近百倍的發(fā)行市盈率就曾引起一股軒然大波,公司上市當日便拿下了“第一高價股”的稱號。
去年4月底,兩市“第一高價股”的寶座再次易主。當天在創(chuàng)業(yè)板上市的新股國民技術獲封“第一高價股”,此前的“第一高價股”碧水源(300070)“屈居第二”。當天在創(chuàng)業(yè)板上市的4只新股中,只有國民技術表現較為搶眼,以161.00元開盤,一舉得封“第一高價股”,此后股價一直在均線附近徘徊,以157.31元報收,最高165.88元,
如此一來,國民技術上市首日就以漲幅79.78%收官,當日換手率達到82.01%。
然而,好景不長,高市盈率“虛火”助推了國民技術的發(fā)行價,但公司的股價在上市后便開始了“價值回歸”之路。
去年5月底,市場開始傳言,中國移動在手機支付行業(yè)調整戰(zhàn)略,放棄此前主推的RF-SIM(頻率為2.4GHz)標準,轉而選擇SIM-PASS(頻率為13.56MHz)。而在手機支付行業(yè),國民技術正是2.4GHz標準核心技術的掌握者,市場人士此前也預計2.4GHz將會成為中國移動“欽點”的主推標準。而自5月31日傳言開始,國民技術股價就大幅下調,當天下跌7.15%,6月1日跌6%,3日跌停,連續(xù)4個交易日累計下跌21.9%。
查閱國民技術上市以來的表現,可以用“過山車”來形容。上市近9個月,國民技術最高曾沖到近180元,但也曾走出102元的低價。統(tǒng)計顯示,國民技術上市以來振幅為38.78%,均價為132.09元。
除了公司的股價價值回歸之外,國民技術的業(yè)績近期也“不給力”。日前,公司發(fā)布2010年業(yè)績預告,預計去年年全年凈利潤在1.68億元~1.8億元,較上一年1.17億元的水平同比增長45%~55%,基本每股收益則預計在1.54元~1.65元。
這一同比增幅看似不錯,但與去年前三個季度相比,卻并不“給力”。2010年業(yè)績呈現前高后低走勢,上半年營業(yè)收入、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142%和196%,而到下半年凈利潤卻出現至少8.5%的下滑。從單季來看,去年第三季度營業(yè)收入及凈利潤分別較上年同期增長18.94%、4.55%,環(huán)比則雙雙下滑接近20%,并被業(yè)內研究員視為業(yè)績低點。
南都電源:上市三個月利潤降七成
南都電源是安信證券保薦項目中業(yè)績“變臉”最快的公司。在上市前,南都電源號稱在閥控密封蓄電池行業(yè)競爭地位較強,在國內同行中產品海外銷售收入排名第一,國內市場排名第三,而且還是國內三大電信運營商主要后備電池供應商之一。去年4月21日登陸創(chuàng)業(yè)板時被認為是“生不逢時”,正趕上A股大幅調整,與許多創(chuàng)業(yè)板新股上市首日暴漲情形不同,南都電源首日漲幅還不足40%。
事實上,南都電源上市初的三個多月,股價僅在上市初的7個交易日里收盤價在發(fā)行價以上,之后都在發(fā)行價以下躊躇不前。去年7月,股價一直在26元附近徘徊不前,對比33元的發(fā)行價已折價20%以上,被稱為創(chuàng)業(yè)板公司三大“破發(fā)王”之一。
與股價“應聲下跌”的,還有公司的業(yè)績。半年報顯示,去年上半年南都電源3215.67萬元的營業(yè)利潤比上年同期的12468.13萬元大挫9252.46萬元,降幅高達74.21%。
究其原因,業(yè)績大幅跳水與毛利率下降有關。上半年主營業(yè)務毛利率為19.25%,比去年同期下降13.38個百分點,而從招股書看,上市前的2007年至2009年,毛利率分別為22.78%、23.08%、28.27%。
另外,營業(yè)成本急劇增加也是南都電源“不能承受之重”。上半年營業(yè)收入同比微增0.55%,但同期的營業(yè)成本為51605.58萬元,與上年相比攀升19.71%。但在上市前,業(yè)績卻是另一番情景:2007年至2009年三年間,主營業(yè)務收入分別為89564.03萬元、155719.65萬元、127437.60萬元,分別較上年增加了77.19%、73.86%和-18.16%,近三年復合增長率為36.10%。
更令人擔憂的是,南都電源令同行羨慕的“電信運營商主要后備電池供應商”身份此次卻成了業(yè)績下滑的關鍵。
多名券商分析人士認為,由于公司目前的營業(yè)收入主要來自于通信后備電源銷售,與通信行業(yè)的總體投資規(guī)模關聯較大。通訊行業(yè)投資規(guī)模的增加或減少都會影響公司,易造成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結果。在安信證券的分析研究看來,南都電源產品的市場前景主要取決于通信基礎設施投資規(guī)模,但由于國內外通信運營商和通信設備配套商具備相對強勢的談判地位,這無疑給公司盈利構成一定壓力。投資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