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經濟觀察)中國資本市場擴大開放 海外資金流入可期
中新社北京6月26日電 (夏賓)隨著6月24日中國A股正式納入富時羅素全球股票指數體系,中國資本市場擴大開放在2019年上半年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3月,明晟公司(MSCI)宣布將中國A股在MSCI全球基準指數中的納入因子從5%提升至20%;4月,人民幣計價的中國國債和政策性銀行債券將被納入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成為繼美元、歐元和日元之后的第四大計價貨幣債券。
從股市來看,摩根大通亞太地區(qū)副主席李晶對中新社記者表示,MSCI對A股“擴容”和富時羅素納入中國A股這兩件事情,將在2019年5月到2020年3月為A股帶來合計1500億美元的流入。
從債市來看,彭博有限合伙企業(yè)董事長高逸雅稱,全球各大銀行預計,伴隨中國被納入全球主流債券指數,中國將在未來五年吸引7000億至8000億美元的海外資金流入。
預期效果正逐步顯現。以中央國債登記結算公司數據為例,外資已連續(xù)六個月凈增持中國債券,其中,今年5月份凈增持規(guī)模擴大至766億元人民幣,創(chuàng)下年內單月最大增持規(guī)模。
今年上半年的開放成果還有“滬倫通”開通、中日ETF互通啟動,而花旗債券指數和摩根大通新興市場指數也都透露了將人民幣債券納入統計范圍的可能。
匯豐大中華區(qū)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說:“盡管外部環(huán)境發(fā)生了變化,內部經濟運行也出現了一些壓力,但正是因為中國近幾年來不斷推動資本市場開放,所以外資還是在持續(xù)流入?!?/p>
屈宏斌認為,無論是中國股市還是債市,納入國際指數平臺都是一種可持續(xù)性的狀態(tài),加上資本市場本就有周期性,短期的外資流入規(guī)??赡軙l(fā)生變化,但只要堅持深化改革、持續(xù)擴大開放的政策方向不變,從中長期看,外資增加流入的大趨勢是不變的。
如其所言,在中國持續(xù)擴大對外開放中,金融業(yè)開放是重要一環(huán)。2018年,中國宣布了15條銀行業(yè)、保險業(yè)對外開放措施,今年5月份又宣布了12條新的對外開放的措施,目前上述措施正陸續(xù)落地實施,效果良好。中國銀保監(jiān)會主席郭樹清表示,金融業(yè)開放是大勢所趨,不會停頓,更不會倒退。
那么,中國資本市場對于外資的吸引力在哪?
一方面是空間潛力大。郭樹清指出,目前外資占中國A股市場的比重只有2%,占中國債券市場的比重也只有2.9%,有很大提升的空間。
另一方面是價值紅利足。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認為,中國的“金融開放+經濟增質”將形成紅利共振,打造可持續(xù)吸引力。具體來看,得益于金融開放的擴大,國際資本對中國市場的配置比重將繼續(xù)逐步“補課”,最終與中國經濟的全球地位相匹配,從而釋放存量吸引力。
同時,在中國經濟“增質”時期,“大消費+新經濟”兩條價值主線將持續(xù)創(chuàng)造相對確定的結構性機遇,釋放增量吸引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