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文: 提倡干實事 求實效
提倡干實事 求實效
李廣文
干實事求實效,重在“干”事、旨在“成”事,關鍵一個字就是要落在“實”處。所謂實干,絕非蠻干;實效,絕非時效。身居其位者,必謀其事?!爸\事”絕非空想加蠻干,而是審時度勢,順勢借勢,機至而行事。而“行事”則懷謙卑的態(tài)度格物致知,而后腳踏實地的夯實基礎,方能以清晰理性的思維統(tǒng)籌全局。最終“成事”與否,既不在于天,也不在于眼前,而在于謀事之人的目光、本領、能力和擔當,以及是否有一個包容寬松的良好環(huán)境氛圍。
馬克思曾經(jīng)說過:“一個行動勝過一打綱領”。這正與《尚書》所言“知易行難”之理暗合,可謂大道至簡,殊途同歸。古今中外雖有別,卻能溯至同宗同源,所論無非是“知行合一”,所求不過是“行之有效”?!凹埳系脕斫K覺淺,覺知此事要鞠行”,知識源于實踐,成功源于實干。只有腳踏實地,才能踏石留印、抓鐵有痕;只有真抓實干,才能出實績、見實效;只有真心實意的幫助群眾解決最關心、最直接、最現(xiàn)實的問題,才能讓老百姓受益得實惠,從而得到他們的支持和擁護。反之,不干半點馬克思主義都沒有,不干是最大的失職,更是對民意最大的褻瀆。
我們有些官員卻是:天橋的把式——光說不練。他們嘴皮子上的功夫了得,通常具有很強的誘惑力和感染力,可以輕而易舉地取功績于舉口之間,消禍患于無形之所。然而,正因為說的肆意妄為,也使它過多地變成了某些官員夸??冢v空話甚至吹牛皮的工具。他們口如懸河,滔滔不絕,說的頭頭是道,口號比誰喊的都響;干起事來卻縮水走樣,擺花架子蜻蜓點水,對老百姓服務冷冰冰,辦起事來慢騰騰,拖拉、推諉、扯皮。他們的決心是掛在嘴上,行動在會上,落實在紙上。即使下基層也是走過場,為的是照個相、留個影、上個鏡,搞逢場作戲華而不實的形式主義,勞民傷財,其目標只放在眼前的政績上。干事缺乏創(chuàng)新力、執(zhí)行力,不敢擔當、不愿負責,躲躲閃閃,生怕沾包。唱功好,做功差,不作為、慢作為,遇到榮譽爭先恐后,遇到困難繞著走,只當“太平官”、“逍遙官”,既無干事之心又無成事之效。在他們心里,只想著自己頭上的烏紗帽,全沒有了人民公仆的意識和覺悟,這樣的官越多,老百姓越反感,對黨和政府號召力和公信力的損害越嚴重。
分析不干實事無非有如下原因:一是沒底氣,缺本領,少能力。叫政治理論上的缺鈣,專業(yè)知識上的匱乏,組織能力的低下,屬于“庸”類;二是沒勇氣,缺官德,少魄力。遇到困難不敢較真碰硬,凡事搞應付、對付、湊付,屬于“滑”類;三是沒朝氣,缺激情,少活力。干事磨洋工,耗時光,渾渾噩噩混日子,不愿吃苦受累圖享受,在位不在崗,出工不出力,屬于“懶”類。長而久之,這些“庸”、“滑”、“懶”逐漸滲透到官場的方方面面,雖不正常但卻極具生命力的存在著,成為影響官場正氣的負面文化現(xiàn)象。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我們要堅決反對這些不良風氣,提倡發(fā)揚扎實苦干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讓“慷慨大度”而又嘩眾取寵的“三寸不爛之舌”徹底失去市場,讓肯干、能干、會干的實際行動成為一把標尺,成為衡量一個官員政績的主流價值觀。當下正在進行的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nèi)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就是要讓我們的干部接地氣、干實事、求實效?!熬佑G于言而敏于行”,也正是要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寬松的環(huán)境氛圍,把嘴上說的,會上定的,紙上寫的,變成人人看得見的措施和具體行動。
“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只有我們潛下心來,撲下身子,扎扎實實地為老百姓干實事、求實效,言必信、行必果,才能使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收到切實的效果,才能為我們未來的事業(yè)與和諧社會的建設開拓出一條充滿陽光的寬闊大道。
(本文作者:天津市工商聯(lián)黨組書記)